一路上,看到成片的树胶林。不像马来西亚这里,橡胶都被棕油取代了。
村子里的大人小孩所穿的衣服,大多数都是由到来的慈善团体所捐赠的。他们没有华丽的修饰,但是却有人性中最纯真的一面。
与学生道别后,我们就准备回程了。路上经过一个当地市集,买了炸香蕉来吃。他们的炸香蕉与新马一带的很不一样。外脆内软——外皮还有芝麻,很香。香蕉不会绵绵的,还挺结实,而且很甜。一大袋USD3,我们拿到的时候都吓了一大跳……结果吃了两天,差不多五人分,还是吃不完。
离开Baray以前,我们去拜访Tom的家人。途经一个很大的水坝。正好是周日,很多人出游携家带子地在这里捕鱼。
拜访了Tom一家人,我们就往金边出发了。城市的景色和村里的景色截然不同。金边就是一个大城市,喧喧嚷嚷的,没有村子内的平静。当然,每个人都各有所好——有些人喜欢五光十色的城市风景,有些人则偏爱田野风光。我个人喜欢城市的便利,却也喜欢乡村的宜人景色,可惜在这里,两者不可兼得。或许,有时候,喧嚷的不是外围,而是自己的内心呢?
当然,城市还是有很多很有趣的小细节。比如说,我们沿途走去夜市的时候,就看到路边有很多流动小摊,卖的是各式特色小吃(比如各种蛋白质极高的昆虫、冰淇淋、炸物等等)。因为我们住的地方靠近河边,沿路有步行街,还有许多商铺,所以走路很方便。这个步行街的一个特色是,地上都铺上了草席。所以当地人买了食物,就会席地而坐,边吹着河风,边野餐,好不惬意!但是,因为我比较胆小怕事(觉得这样坐在路边危险,再加上担心肚子不舒服,所以就没有尝试这个当地人的经验,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试试)。
路途奔波,来到了内陆的一所学校。这里的学生感觉年龄差距大。但是,就如我上篇所说,内陆的学校资源稀缺,交通不方便。学校的建立,除了知识的传授,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,引导他们走在正道。从Esther与其他同行的人对他们这20-30年间的叙述,就可以知道这一过程很艰辛,可能比我们在马来西亚办华教还要难。
孩童们见到我们,出来列队迎接和招呼。(当然,我是沾了Esther其他人的光。) |
在芭里的学校。原本全白的车,都被飞扬的尘土染色了。 |
善心人士协助建校 |
孩子们在课室里等待上课 |
视察屋顶。我们到不久前的某个晚上,刮了很强的风,把树连根拔起,也把一片屋瓦吹走了。这个学校的屋瓦还好,因为用泥做的,比较重。可想而知,其他用叶子当屋顶的房子,应该没有这么走运了。 |
缺乏知识,就像被囚禁的鸟儿,在笼子里无法逃离。即使挣扎出来了,也未必知道飞翔的方向。 |
牧师在与孩子们对话。当中也有一些大人。 |
Saraan负责授课。 |
柬埔寨小女孩也来上课咯。 |
宝宝也来参与一份。 |
村子里的大人小孩所穿的衣服,大多数都是由到来的慈善团体所捐赠的。他们没有华丽的修饰,但是却有人性中最纯真的一面。
与学生道别后,我们就准备回程了。路上经过一个当地市集,买了炸香蕉来吃。他们的炸香蕉与新马一带的很不一样。外脆内软——外皮还有芝麻,很香。香蕉不会绵绵的,还挺结实,而且很甜。一大袋USD3,我们拿到的时候都吓了一大跳……结果吃了两天,差不多五人分,还是吃不完。
Tom的家是木制的,就像马来人的高脚屋那样。但是屋内光线非常昏暗,所以如果要学习,也只能借白天的阳光和夜晚的月光来看书,或者点蜡烛。然而,Tom的内心也是有梦想的。他跟我们说 他要考医生,现在正不断地努力考进去当地的医学院。
还有一点非常奇妙的是,他们的视力好像不错,戴眼镜的人屈指可数......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眼疾没什么认识。
此外,这里的通讯,比想象中的发达。小娃儿人手一支手机,玩游戏、看电影,样样来。据知,他们的电话发展史是从没有电话,直接进阶至手提电话,而不像我们这里:没有电话 〉传呼机/毕毕机 〉家里有线电话 〉大哥大〉手机。
昏暗的房子 |
Tom的姐姐就在这个小房子完婚,后面的床就是他们的新房。 |
即使再怎么困难,该庆祝的日子还是必须装饰一番。 |
悠闲自在的鸡在晒日光浴 |
一路上,可以看到人们挤在一辆小小的巴士上。很庆幸我们这一路不需要这么挤。 |
到城市了。 |
走了约莫30分钟才找到的夜市~谢谢Lynda和Morgan陪我走这段路哈哈 :P |
这是当地的golden palace。非常美丽~ |
这里的动物也有些不同。比如说在柬埔寨,村子里,很少看到猫狗在街上乱走,其他飞禽也比较悠然自得一些。在城里,可能富人比较多,就会看到人们出来遛猫狗。流浪猫狗很少见,应该是因为城市发展被清理了吧......
由于这里属于旅游区,故沿途有许多酒吧,多提供外国游客一个入夜后消遣的地方。但是,我们都很听话,没有乱乱去喝酒。这里的厕所的收费也是比较一致,也比较干净卫生。城市里的生活大多数都比较有规划(比如:制服),节奏比较快。但是,城市的膨胀,也难免把一些比较慢的、比较没有能力的人边缘化。虽然眼前欣欣向荣,但是还是可以看到街边有些人睡在纸皮上,露宿街头。由于城镇的发展,一些“不符合条件”“不符合规范”的人,只能被赶去周围的村子。一般上,这些村子都有些血缘性,如此一来,这些被赶走的人也很难融入。真是两难。
我想,这种情况,在各大城市都是有的,只是变化程度大小、处理的手法不同。有人被迫离开,必然有人挤破头都想要来谋生。或许一个人很难改变什么,但是不断警醒自己,多思考,多动脑,多为他人着想,提升修为,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吧。:)
路还是要走,明天继续向前迈进咯~ |